(网经社讯)5月5日,同程旅行发布《2025“五一”假期旅游消费洞察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市场供需两旺,出行热度或创历史新高,并呈现“城市大休闲、乡村微度假”的显著特征。在天气晴好、拼假延长假期、国际航班加速恢复等多重因素推动下,国内长线游、出境游、民航与铁路客运均迎来爆发式增长,成渝、云贵地区成为最大“流量赢家”,而“奔县游”“1小时高铁圈”等新兴趋势则折射出旅游消费的多元化转型。
一、西进热潮席卷长线游:成渝云贵成“空中枢纽”,拉萨成“终极目的地”
据网经社移动出行台(DCX.100EC.CN)查询DeepSeek后获悉,今年“五一”假期,国内长线游市场“一路向西”趋势显著。同程旅行数据显示,除北上广深杭等传统热门城市外,成都、重庆、贵阳、昆明等大西南城市成为跨省游客的“首选目的地”。从航线预订数据看,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温州等地的游客大量涌入成渝云贵地区,相关航线预订量占据全国热门航线半壁江山,成渝、云贵不仅成为旅游“终点站”,更演变为辐射西部旅游资源的“空中枢纽”。
“双向奔赴”重构西部旅游格局:
东部客群西进:一线城市白领群体热衷于“逃离都市”,通过成都、重庆中转,向拉萨、九寨沟、稻城亚丁等深度游目的地延伸。例如,成都至拉萨航线假期平均客座率达95%,拉萨周边高端民宿预订量同比激增230%。
西部客群南下:成都本地游客则选择“继续向西”,直飞越南河内、柬埔寨金边等东南亚城市,形成“国内游+出境游”的联动效应。
县域旅游热度不减,“奔县游”持续升温:
在西部热潮中,县域旅游成为新亮点。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云南大理沙溪古镇、贵州黔东南岜沙苗寨、四川甘孜墨石公园等县域景点预订量同比翻倍,部分景区民宿价格较平日上涨300%仍一房难求。游客对“原生态文化体验”的追求,推动县域旅游从“打卡式观光”向“沉浸式度假”升级。
二、出境游与入境游“双向复苏”:东南亚成“流量引擎”,国际航班恢复率突破85%
随着国际航班加速恢复,今年“五一”假期出入境旅游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同程旅行数据显示,越南河内、马来西亚吉隆坡、柬埔寨金边成为出境游预订量增速最快的三大目的地,整体预订热度较2024年同期翻倍。
东南亚“双向奔赴”效应凸显:
出境游:中国游客赴东南亚旅游需求旺盛,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航线预订量占出境游总量的45%,其中“越南下龙湾+河内5日游”“马来西亚仙本那潜水之旅”等深度游产品搜索量周环比增长超300%。
入境游:上述三国亦成为热门入境客源地,东南亚游客通过“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集中前往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体验“中国式夜生活”“熊猫经济”等特色项目。
国际航班恢复率超85%,航线加密推动市场复苏:
民航局数据显示,截至“五一”假期前,我国与东南亚国家间国际航班恢复率已达87%,较2024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以越南为例,中越直飞航线从疫情前的每周30班增至120班,机票价格较2019年同期下降15%,进一步刺激旅游消费。
三、民航与铁路“双轮驱动”:客流创历史新高,短途高铁成“抢票新战场”
民航运输量破千万,西部城市跻身“第一梯队”:
民航局预测,“五一”假期民航旅客运输量约1075万人次,日均215万人次,同比增长8%,创同期历史新高。成都成为唯一与北上广深并列的“第一梯队”城市,其双流、天府两场航班量较2024年增长18%,直飞拉萨、林芝等西部航线平均客座率超92%。
为应对客流高峰,民航局批复173班加班计划,覆盖丽江、敦煌、三亚等35个城市。其中,丽江至重庆、三亚至上海等“旅游返程专线”加班量占比超60%,凸显假期后半程“错峰游”需求。
铁路客流再创新高,“1小时高铁圈”成新宠: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14.2亿人次,铁路旅客发送量同比增长7.8%,热门线路火车票抢票难度创历史峰值。当长途铁路客票“一票难求”时,“1小时高铁直达”的短途线路成为替代方案。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国内十大热门火车线路全部为“1小时高铁圈”路线,如上海-苏州、北京-天津、广州-东莞等。此类线路以“早出晚归”的通勤式旅游为主,游客白天游览周边城市景点,夜间返回住宿地,推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同城化效应”进一步强化。
四、自驾游与定制游“双线并进”:西部线路霸榜,小包团定制需求激增
自驾游“西进”成主流,十大热门城市西部占六席: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国内十大热门自驾游城市中,成都、重庆、昆明、衢州、武汉、南京等西部及中部城市占据六席。其中,川西环线、滇藏线、甘青大环线等西部线路预订量同比翻倍,租车自驾日均费用较2024年上涨25%,但“SUV+露营装备”的组合套餐仍供不应求。
定制游需求爆发,小包团成“新刚需”:
随着游客对个性化体验的追求,定制游预订量同比增长90%,5-8人小包团占比超七成。以新疆伊犁杏花沟摄影定制游、云南腾冲温泉康养定制游为代表的产品,客单价普遍在5000元以上,却仍提前两周售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