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近日,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宣布恢复收取6.99美元“购物车手续费”,这一政策调整引发广泛关注。该费用主要针对未达到免运费门槛的线上订单,被视为沃尔玛在物流成本攀升与市场竞争加剧背景下的重要策略调整。
一、政策背景:物流压力与战略调整
据网经社跨境电商台(CBEC.100EC.CN)查询DeepSeek后获悉,沃尔玛此次恢复手续费并非孤立事件。自2024年起,全球供应链波动导致物流成本持续上涨,加之消费者对配送时效的要求提升,企业需在“免运费”与“成本转嫁”间寻找平衡点。此前,沃尔玛曾通过会员制(Walmart+)提供免费配送服务以对标亚马逊Prime,但会员渗透率增长乏力,使其不得不重新评估免费配送的经济性。
此次恢复的6.99美元手续费主要适用于非会员且订单金额低于35美元的消费者。沃尔玛官方解释称,该政策将“更公平地分配物流资源”,同时鼓励用户通过提升客单价或加入会员体系享受免运费权益。
二、市场反应:消费者不满与卖家策略调整
1.消费者体验争议
尽管沃尔玛强调手续费仅影响小部分订单,但社交媒体上已涌现大量不满声音。有消费者指出,6.99美元的费用在低价商品订单中占比过高,例如购买10美元日用品需额外支付近70%的运费,性价比显著降低48。此外,部分用户反映,其订单金额因促销活动临时调价而意外低于免运费门槛,导致被迫承担费用,引发对政策透明度的质疑。
2.卖家端的连锁反应
对第三方卖家而言,手续费恢复可能影响其定价策略与流量分配。根据沃尔玛平台规则,卖家需承担部分物流成本,而运费上涨或导致中小卖家被迫提价,削弱价格竞争力。为应对这一变化,部分卖家开始调整SKU结构,主推高客单价商品或捆绑销售,以规避运费门槛限制。例如,家居类目卖家将10美元的收纳盒与20美元的装饰品组合促销,既提升订单金额,又刺激关联消费。
三、行业影响:零售业成本传导的缩影
沃尔玛的决策反映了零售行业普遍面临的挑战。随着人力、仓储及燃油成本攀升,“免运费”逐渐从竞争优势转变为财务负担。竞争对手如Target、Costco虽未跟进收费,但已通过收缩配送范围、延长时效等方式变相控制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沃尔玛此次政策调整与其供应链升级计划同步推进。公司近期在自动化分拣中心与区域仓储网络上的投入,或为未来降低单位物流成本铺路。例如,其在美国中西部新建的智能仓库通过机器人分拣将效率提升40%,有望部分抵消手续费带来的用户流失风险。
四、争议焦点:公平性与长期价值
1. 会员体系的价值重估
沃尔玛试图通过手续费推动用户向Walmart+会员转化。该会员年费为98美元,除免运费外,还包含燃油折扣、流媒体服务等权益。然而,市场调研显示,非高频消费者对会员黏性较低,手续费恢复可能进一步拉大核心用户与边缘用户间的体验鸿沟。
2. 低收入群体的可及性困境
批评者指出,6.99美元手续费对低收入家庭影响更大。这类群体通常单次购物金额较低,且对价格极度敏感。非营利组织“公平消费联盟”呼吁沃尔玛推出阶梯式收费或区域性补贴,以缓解弱势群体的负担。
五、未来展望:平衡之术与创新可能
沃尔玛的此次调整或成为行业政策的风向标。短期来看,企业需在成本压力与用户留存间谨慎权衡;长期则需探索更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技术赋能:通过动态定价算法,根据订单密度与配送距离实时调整运费,提升资源利用率;
模式创新:借鉴亚马逊的“当日达”会员专享服务,将极速配送与手续费豁免深度绑定,增强付费会员吸引力;
生态协同:与第三方物流合作开辟平价配送渠道,或通过广告业务补贴运费成本,构建多元盈利模型。
沃尔玛恢复6.99美元购物车手续费,既是企业应对成本压力的现实选择,亦是零售业商业模式迭代的缩影。在消费者期待“又快又免费”与企业追求盈利可持续性的矛盾中,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找到平衡点,将成为行业突围的关键。而对于普通消费者,这场博弈的结果或将直接影响未来“购物车”的轻重与线上线下生活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