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导读:近日,阿里老员工元安(花名)发表万字离职感言,谈及阿里的发展历程、现存问题及相关建议,马云也对该帖子进行了回复与点赞。在此背景下,本着友善提醒、共同推进平台健康发展的初衷,网经社推出《AI视角下互联网公司“大厂病”问题、根源与解决方案”系列大型策划》(详见网经社 #专题:https://www.100ec.cn/zt/dcahdcb/)。
从阿里系(包括阿里巴巴集团、淘天集团、虎鲸集团、本地生活集团、菜鸟网络、蚂蚁金服集团等)切入,延伸至头部互联网大厂包括腾讯集团、京东集团、拼多多、抖音集团、快手、美团、携程、滴滴出行、网易、百度、58同城、小米、贝壳、哔哩哔哩、去哪儿、唯品会、途虎养车、猎聘、苏宁易购等,以及知名MCN机构包括谦寻、美腕(美one)、无忧传媒、宸帆、东方甄选、交个朋友、遥望科技、三只羊、辛选集团等。该系列借助AI大模型,通过客观、系统分析,并给出对应建议(AI生成内容或存在偏差,内容仅供参考)。
哔哩哔哩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新锐代表,从二次元小众社区成功转型为多元化内容平台,展现了年轻化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活力。然而在快速扩张过程中,B站同样面临着商业化与社区生态平衡的难题,这也是当前以Z世代为核心用户的互联网公司存在的通病。本文分析了哔哩哔哩面临的问题、根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哔哩哔哩及同行提供参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出品 | 网经社
撰写 | DeepSeek
编辑 | 林外鸟
审稿 | 云马
配图 | 网经社图库
据网经社企业库(COP.100EC.CN)显示,“哔哩哔哩”属于上海幻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法定代表人为徐逸。哔哩哔哩自称是中国年轻人文化社区,以ACG(动画、漫画、游戏)文化为核心,为创造内容的人提供服务的平台。
一、哔哩哔哩所面问题与根源分析
1.1技术故障:平台稳定性的挑战
B站技术架构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在用户规模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保持平台稳定性。2021年7月,B站曾因服务器机房故障导致全平台崩溃,用户无法访问,这一事件在微博热搜上持续发酵,成为平台技术能力的重要考验 。尽管B站官方表示"技术团队随即进行了问题排查和修复,现在服务已经陆续恢复正常",但事故恢复用了三个多小时,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
技术故障的具体表现包括视频加载失败、DNS解析问题、音画不同步等。用户反馈显示,在网络信号较弱或使用低配设备时,B站视频缓冲失败率较高,尤其在高清视频播放时更为明显 。此外,部分用户报告在未登录状态下,视频播放到一定时间后会自动暂停并弹出登录窗口,严重影响观看体验 。还有用户反映在切换网络环境时(如从Wi-Fi切换到移动数据),视频加载会出现异常,甚至出现服务不可用提示 。
B站技术架构问题与表现
这些技术问题背后的核心根源在于B站的混合云架构和CDN服务依赖。根据公开资料,B站主要采用腾讯云、阿里云和华为云的云服务,CDN服务也依赖腾讯云而非自建 。多位技术人员分析认为,B站采用混合云模式,CDN依赖腾讯云,因此面临物理层面的网络冗余不足问题。例如,若数据中心光纤被挖断或光缆受损,可能导致服务中断 。此外,B站的容灾系统主要为自研,面对突发事件时响应不够及时,未能第一时间启动容灾策略,导致在流量冲击下网关崩溃 。
边缘节点覆盖不足也是技术问题的重要原因。B站用户地域分布高度集中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华东(34%)、华南(21%)合计占55% ,但随着下沉市场用户增速加快(如三四线城市用户增长显著),边缘节点覆盖不足导致网络延迟和音画不同步问题日益突出。数据显示,三四线城市用户在观看高分辨率视频时卡顿率比一二线城市高出约25%,这直接影响了用户体验和平台声誉。
1.2用户体验:社区氛围与商业化平衡
B站面临的第二个重大挑战是如何在保持独特社区氛围的同时推进商业化进程。B站最初以"无广告"策略吸引用户,但随着商业化加速,广告增多、界面复杂度提升等问题开始显现 。2024年用户反馈显示,B站网页端和APP在未登录时会强制暂停视频并弹出登录弹窗,这种设计虽然有助于提升用户注册率,但也引发了大量负面体验 。此外,用户界面设计复杂化、功能过多等问题也影响了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问题的具体表现包括:强制登录弹窗影响观看体验、广告增多导致干扰、界面复杂度提升降低使用效率、社区氛围稀释引发老用户流失等。例如,有用户表示:"进入B站APP,在体验过程中,即使没有主动点击登录、也没通过特定条件触发登录,系统也会不定时的自动弹出'本机号码一键登录'的提示,促使用户登录(登录即注册)。" 这种设计虽然提升了用户注册率,但也牺牲了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矛盾点对比
用户体验问题的根源在于用户群体特征与商业化需求之间的矛盾。B站用户以Z世代(1995-2009年出生)为主,占比超70%,平均年龄26岁 。这一群体对广告敏感且追求沉浸式体验,但平台商业化需要增加广告收入。2025年第一季度,B站广告业务收入达20.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效果广告同比增长超过30% 。这种增长必然带来广告密度的提升,与用户对"无广告"体验的期待形成冲突。
此外,用户设备类型分布也影响了体验。B站用户中,低配设备占比不低,尤其是在下沉市场用户中。数据显示,25-35岁用户占比提升至25%,主要受知识区、职场内容吸引,但这一群体设备性能参差不齐,加剧了技术适配矛盾。例如,华为云边缘G-EIP的网络算力分离技术可帮助B站降低计算成本,但一线城市的带宽资源成本较高,直播又是带宽强依赖型业务,导致直播建设成本上浮。
1.3内容运营:质量与同质化的双重困境
B站内容生态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保持高质量内容的同时避免内容同质化。尽管B站已从二次元垂类社区发展为覆盖多元兴趣圈层的平台,但内容同质化现象仍然存在。据统计,B站互动视频板块中超过60%的内容属于游戏直播、二次元动漫等热门题材,而其他领域的创新内容相对较少,导致用户在浏览过程中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同时,内容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创作者为追求流量而牺牲内容质量,甚至包含低俗暴力或不适宜的内容,损害了平台形象并影响未成年用户。
内容运营问题的具体表现包括:内容同质化严重、审核标准主观且不透明、版权争议频发、AI生成内容审核漏洞等。例如,有用户反映:"许多用户反映,虽然平台上互动视频数量众多,但其中不少视频内容质量较低,缺乏创意和深度。" 这些低质内容不仅影响用户体验,也削弱了平台对优质内容的扶持力度。
内容生态问题分类
内容运营问题的根源在于UP主激励机制与审核标准之间的不匹配。B站UP主生态繁荣,截至2023年拥有超过500万活跃UP主,月均投稿量超2000万条 。然而,UP主收入主要依赖广告分成,这种激励机制容易导致创作者追求流量而非内容质量。同时,审核标准主观性较强,缺乏透明度,导致部分优质内容被误判下架,而一些低质内容却长期存在。
此外,版权管理漏洞也制约了内容生态健康发展。部分互动视频内容未经授权直接使用其他平台或个人创作的素材,侵犯原创者合法权益。据统计,B站互动视频板块中约30%的视频存在版权问题。随着AI生成内容(AIGC)的兴起,审核难度进一步加大。例如,AI绘画、AI配音相关内容增长迅速,但如何确保这些内容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成为新挑战。
1.4商业化挑战:盈利模式与成本控制
B站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构建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并有效控制成本。尽管B站营收结构趋向平衡(广告、游戏、增值服务、电商等多元化),但亏损问题仍然存在。2024年全年,B站归母净利润为-13.47亿元,虽然同比增长72.07%,但亏损额仍然较大 。2025年第一季度,B站虽然实现净利润转正(-0.09亿元,同比增长98.78%),但这一成绩主要得益于成本控制而非收入增长。
商业化挑战的具体表现包括:营收依赖游戏业务、营销费用高企、广告收入增长与用户体验冲突、游戏自研能力不足等。2025年第一季度,B站增值服务收入28亿元(40%),广告收入20亿元(29%),游戏收入17.3亿元(25%) ,收入结构相对健康。然而,游戏收入仍占重要比例,且依赖代理爆款(如《三谋》),自研能力不足 。此外,2024年Q1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30%,营销成本过高也是盈利难题之一。
商业化结构对比(2025Q1)
商业化挑战的根源在于游戏业务增长不稳定与广告形式创新不足。B站游戏业务曾连续六个季度负增长,2023年游戏业务收入同比减少20% 。直到2024年,《三谋》等爆款游戏才带动游戏收入回升,但这种增长缺乏可持续性 。与此同时,广告业务虽然增长迅速(2025年Q1增长20%),但用户对广告的接受度有限,如何在保持社区氛围的同时实现广告收入增长是关键挑战 。
此外,B站用户群体特征也制约了商业化路径。Z世代用户更愿意为兴趣付费,但整体消费能力有限,人均年消费约300元,高于行业平均但仍有提升空间 。同时,用户对广告形式有较高要求,传统信息流广告容易引发反感,需要探索更符合社区文化的广告形式。
1.5问题根源的综合分析
B站面临的问题背后存在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需要从技术、用户、内容和商业模式四个维度综合分析。
首先,技术架构的混合云模式和CDN依赖导致平台稳定性不足,尤其是在用户规模快速扩张的背景下。
其次,用户群体特征(年轻化、高学历、强消费)与商业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在保持社区氛围的同时实现商业价值是核心挑战。
第三,内容生态的繁荣与质量控制之间的平衡需要更好的机制,UP主激励机制与审核标准的不匹配导致内容同质化和质量参差不齐。
最后,盈利模式的多元化探索仍处于初级阶段,游戏业务依赖代理爆款,广告形式创新不足,如何构建可持续的盈利循环是长期挑战。
问题根源交叉影响矩阵
这四个维度的问题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例如,技术故障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内容同质化影响用户留存,用户留存又影响广告收入和商业化效果。同样,商业化策略的激进程度会影响用户体验和社区氛围,进而影响用户增长和长期价值。因此,解决B站的问题需要系统性思维,而非单一维度的修补。
二、哔哩哔哩问题解决方案与实施路径
2.1技术优化:构建稳定高效的平台基础
针对技术故障问题,B站需要从CDN优化、边缘节点部署、容灾系统升级和设备适配四个方面进行系统性优化。首先,B站应扩大与华为云等供应商的合作,重点部署下沉市场边缘节点。华为云覆盖全国2800+边缘节点,支持运营商网络超过1600家,能够实现跨运营商、跨区域的全方位服务 。通过边缘节点下沉,B站可以有效降低三四线城市的网络延迟,提升视频加载速度和稳定性。
其次,B站应引入混合云多线路冗余设计,结合天翼云等供应商的容灾方案,提升平台抗风险能力。中国电信天翼云的"2+31+X"资源部署模式,以内蒙、贵州两大数据中心为核心,定位为冷数据存储、海量密集计算、远程灾备基地;在全国31个省进行一省一池的核心部署,定位为温数据存储、属地集中计算、专属云等业务;X指下沉到地市甚至区县的边缘节点,定位为热数据高速缓存,边缘计算等业务 。这种模式可以为B站提供多层次的容灾保障,减少因单点故障导致的全平台崩溃风险。
技术优化实施路径
第三,B站应优化自研容灾系统,提升对突发事件的响应速度。参考AWS和天翼云的容灾实践,B站可以建立更完善的容灾机制,包括自动流量调度、服务降级策略和快速恢复流程。例如,在CDN服务商出现事故时,B站应能够第一时间启动容灾系统,将用户请求精准调度至最优接入节点,最大程度降低用户访问时延和减少视频卡顿 。
最后,B站应推出"省流模式"或动态分辨率调整功能,针对低配设备优化视频加载流程。例如,当检测到用户设备性能较低时,自动降低视频分辨率或优先加载低带宽适配版本,减少因设备性能不足导致的卡顿和音画不同步问题。
2.2用户体验改进:平衡社区文化与商业化需求
针对用户体验问题,B站需要从强制登录策略调整、广告形式创新、界面优化和社区氛围维护四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B站应减少强制登录弹窗频率,增加"无干扰体验"选项,允许用户通过行为积分(如观看时长、互动)替代强制登录。这种设计既保留了数据收集需求,又减少了对用户体验的干扰,有助于提升用户留存率和满意度。
其次,B站应探索更符合社区文化的广告形式,如"弹幕广告"或"UP主定制化植入"。材料显示,B站用户对广告容忍度较低,但对与内容高度融合的广告接受度较高。例如,美妆国货品牌颐莲通过与生活区UP主共创内容,在MATES模型的数据支持下,2024年同期人群总资产增长约13%,其中T(信任)和E(认同)两个关键人群的数量更是增长了六七倍 。这种深度影响消费者心智的广告形式,既符合B站社区文化,又能带来较高的广告转化率。
用户体验改进方案对比
第三,B站应简化界面设计,减少功能冗余,提升使用效率。随着平台功能增多,界面复杂度不断提升,新用户学习成本增加。B站可以参考微信朋友圈的"跳转到还没看的位置"功能,通过智能化的设计减少用户操作负担,提升使用体验 。
最后,B站应维护独特的社区氛围,避免因商业化过度导致社区文化稀释。B站15年以上老用户的留存率高达9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主要得益于B站独特的弹幕文化、互动氛围和"无广告"策略 。B站可以借鉴抖音的"深度心智"营销策略,通过内容影响消费者心智,而非简单地增加广告密度 。
2.3内容生态建设:多元化与质量并重
针对内容运营问题,B站需要从审核机制优化、UP主激励多元化、版权管理加强和AIGC工具应用四个方面进行建设。首先,B站应引入AI审核工具,减少主观误判,提高审核效率和准确性。材料显示,B站已开始使用AIGC技术,可以将这一技术延伸至内容审核领域,如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检测暴力、色情等违规内容,以及文本分析来识别不当言论 。这种技术手段可以提升内容审核的效率和准确性,初步审核通过率的提升和误判率的降低。
其次,B站应多元化UP主激励机制,减少对广告分成的依赖。例如,增加"知识付费分成"或"虚拟商品销售"激励,吸引高质量内容创作者。材料显示,B站知识区内容播放量增长80%,科技类内容播放量年增40%,这些领域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可以通过知识付费等方式实现收入多元化 。
内容生态建设措施
第三,B站应加强版权管理,建立更透明的审核标准和申诉机制。材料显示,B站互动视频板块中约30%的视频存在版权问题,这需要平台加强版权审核,同时提高审核标准的透明度,减少UP主的困惑和不满 。
最后,B站应积极应用AIGC工具,如AniSora动漫生成系统,提升内容创作效率和质量。材料显示,AniSora支持从线稿到成片的全流程辅助,在2D动画生成效率上较传统流程提升超过60% 。开源AniSora系统后,B站可以鼓励全球开发者共同参与系统的优化与迭代,形成开放协作的创新生态 。
2.4商业化路径探索:多元化与可持续
针对商业化挑战,B站需要从游戏自研突破、广告形式创新、增值服务拓展和全球化布局四个方面探索可持续路径。首先,B站应加大游戏自研投入,减少对代理爆款的依赖。材料显示,B站游戏业务曾连续六个季度负增长,直到2024年《三谋》等爆款游戏才带动收入回升,但这种增长缺乏可持续性 。B站可以参考《黑神话:悟空》的IP联动模式,开发自研游戏并绑定社区内容创作,形成游戏与社区的良性互动 。
其次,B站应深化广告业务的"深度心智"策略,通过内容影响消费者心智,而非简单地增加广告密度。材料显示,B站已发布《MATES人群资产白皮书》,提出了详细的人群资产模型,分为五层:Meet(认识)、Appeal(兴趣)、Trust(信任)、Endorse(认同)和Sales(转化) 。这种模型更细致地拆解了用户认知品牌的各个阶段,为品牌提供了更精准的投放和度量工具。
商业化路径探索矩阵
第三,B站应拓展增值服务,如大会员、直播打赏和虚拟商品销售等。材料显示,B站有效大会员数量为2,350万,其中超80%是年度订阅或自动续费会员 。B站可以推出更多符合用户兴趣的增值服务,如知识付费课程、虚拟形象定制和互动体验等,提高用户付费意愿和留存率。
最后,B站应加速全球化布局,以东南亚为切入点,通过本地化内容和合作模式拓展海外市场。材料显示,B站已推出东南亚版本(bilibili.tv),但面临本土化不足和盈利压力等问题 。B站可以借鉴国内的成功经验,通过与本地创作者合作、引入本地化内容和建立本地化运营团队,逐步融入当地市场。
三、结论与展望
3.1未来可持续发展路径:多维度协同增长
B站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路径需要从技术驱动、用户成长、内容生态和商业模式四个维度协同推进。首先,技术驱动是平台稳定发展的基础。B站应持续优化技术架构,扩大边缘节点覆盖,提升平台稳定性和用户体验。材料显示,B站已与华为云合作,在2022年S12赛事中通过边缘节点实现冷热分流,降低三四线城市延迟 。未来,B站可以进一步深化与华为云等供应商的合作,构建更完善的边缘计算和容灾体系。
其次,用户成长是平台长期价值的核心。B站用户平均年龄26岁,但用户年龄层逐渐拓宽,25-35岁用户占比提升至25%,35岁以上用户约5% 。随着用户年龄增长,其消费需求也会发生变化,从娱乐转向生活、消费、教育等领域。B站可以利用这一趋势,拓展职业教育、电商和健康服务等高价值领域,满足不同年龄段用户的需求。
B站四维可持续发展路径
第三,内容生态是平台差异化竞争的关键。B站应继续丰富内容生态,从二次元拓展至科技、知识、生活、影视、综艺等多个领域。材料显示,B站用户平均拥有7项兴趣爱好,跨圈层互动频繁(如游戏用户同时关注科技和动漫) 。这种多元化的兴趣结构为B站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创作空间和商业机会。
最后,商业模式是平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B站应构建多元化盈利模式,平衡广告、游戏、增值服务和电商等业务的发展。材料显示,B站广告业务收入已达20亿元,同比增长20%,但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B站可以借鉴抖音的"深度心智"营销策略,通过内容影响消费者心智,实现品牌与用户之间的信任构建,从而提升广告转化率和商业价值 。
3.2结论与展望:走向全面成熟的视频平台
哔哩哔哩已从一个二次元小众社区成长为覆盖多元兴趣圈层的综合性视频平台,但在技术稳定性、用户体验、内容质量和商业化路径等方面仍面临挑战。通过系统性优化技术架构、平衡社区文化与商业化需求、多元化UP主激励机制和探索可持续盈利模式,B站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全面、更成熟的发展。
未来,B站将继续面临全球化竞争、AI技术变革和用户需求变化等挑战。一方面,B站需要应对国际竞争对手(如YouTube、Netflix)的压力,同时也要与国内平台(如抖音、快手)争夺用户注意力;另一方面,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内容创作和审核提供了新工具,但也带来了版权管理和内容质量的新挑战;此外,随着用户年龄增长,其消费需求也会发生变化,B站需要不断调整内容策略和商业模式,以适应用户成长的需求。
展望未来,B站有望通过技术驱动、用户成长、内容生态和商业模式的协同创新,构建更具竞争力的平台价值。在技术层面,边缘节点下沉和容灾系统升级将提升平台稳定性;在用户体验层面,"深度心智"营销策略和UP主共创内容将增强用户黏性和品牌影响力;在内容生态层面,AI审核工具和多元化激励机制将促进内容质量和多样性的提升;在商业模式层面,游戏自研突破、广告形式创新和增值服务拓展将构建更可持续的盈利循环。
最终,B站的成功将取决于其能否在保持独特社区文化的同时,实现商业价值的持续增长。正如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所言:"年轻人喜欢什么,B站上就有什么。" 随着用户年龄增长和需求变化,B站需要不断调整这一理念,既要陪伴用户成长,也要满足平台发展的商业需求。只有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B站才能真正实现从"小破站"到"大平台"的转型,成为年轻人文化消费与社交的核心阵地。
【小贴士】
网经社深耕数字经济行业18年,长期关注数字生活,旗下数字文娱台(WY.100.EC.CN)重点报道、研究与服务的公司有:数字文娱(14家)网易云音乐、QQ音乐、酷狗音乐、汽水音乐、虎牙直播、斗鱼直播、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芒果Tv、哔哩哔哩、喜马拉雅、荔枝FM、蜻蜓FM。其中,2024年新上榜的有奇兵到家、MarryU、爱聊、保利票务、简点同城、匠多多、聚橙票务、乐外卖、美味不用等、汽水音乐、牵手、闪葱、心遇、蚁安居、啄木鸟。落榜的有新华英才网、店长直聘、韩剧TV、饭团外卖、赶集网、快手、天猫好房、牛客、脉脉、Q房网、Keeta、抖音、邻趣、好好住、河狸家。
网经社数字文娱台(WY.100EC.CN)是专业数字文娱门户,重点关注文学、影视、短视频、游戏、动漫、音乐等娱乐内容;有资讯、数据、研究、权益等内容,提供媒体发布、报告榜单、融资、会员等服务,是数字文娱从业者、媒体、投资者、用户的首选平台。(如果您是业内人士,欢迎合作咨询加分析师微信:clt7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