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近日,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315.100EC.CN)接到用户投诉“小红书”平台商家无证售卖加货不对板的和田玉,存在恶意隐瞒消费者。(详情见网经社专题:https://www.100ec.cn/zt/xhsts/)
7月17日,上海市的杨女士向“电诉宝”投诉称其在小红书店铺购买一款2800元的和田玉吊坠,商家仅告知表面有少量黑点,但未打灯展示内部情况。7月15日用户自行检查时发现内部存在大量黑点,质疑商家隐瞒瑕疵,且未提供国家级珠宝鉴定证书,怀疑商品真实性。
(注:图为杨女士提供)
售后沟通中,商家仅退0.01元,态度恶劣,而平台客服推诿责任,未妥善处理。现用户要求商家三倍赔偿、精神损害赔偿及退货退款,并呼吁平台加强监管,确保珠宝类商品提供权威鉴定证书。
据网经社企业库(COP.100EC.CN)显示,“小红书”属于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法定代表人为曾秀莲。小红书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平台和消费决策入口,致力于让全世界的好生活触手可及。在小红书,用户通过短视频、图文等形式标记生活点滴。
据网经社“企业风险评级系统”(CREDIT.100EC.CN)显示,“小红书”所属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风险评级为R3+,公司目前处于高风险。
2025年至今,“电诉宝”受理投诉中涉及的综合电商领域用户有效投诉显示(依据投诉量排行),“小红书”排名第7位。最新评级为“不建议下单”。除此之外,其他被投诉的综合电商还有:拼多多、抖音电商、淘宝、京东、快手、天猫、唯品会、阿里巴巴、微信视频号、苏宁易购、交易猫、哔哩购、蘑菇街、二三良作、淘特、网易、卷皮、小芒、小象优品、1号店、中国移动、必要、返利网、人人租。
截止2025年上半年,小红书投诉问题占比TOP5为霸王条款、退款问题、网络售假、退换货难以及商品质量;投诉涉及金额占比TOP5为100-500元、0-100元、0-5万、500元-1000元以及10000元以上;投诉者所在地占比较高的前五个地区为广东、浙江、上海、山东以及河南。
【案例一】78元买金卡反被坑!“小红书”被曝虚假承诺双早+返现
7月15日,陕西省的赵女士向电诉宝投诉称其在小红书店铺花费78元购买华住会金卡会员,商品页面明确标注"返现33元+赠送双早"。然而实际使用时,用户发现既未收到返现,入住时酒店也否认提供双早权益。
用户指出,若非商家虚假宣传根本不会购买,认为其涉嫌欺诈。更令人气愤的是,协商过程中商家不仅拒绝解决问题,还出言挑衅。用户现要求平台介入,主张商家应全额退款并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支付三倍赔偿,同时呼吁严查此类误导性销售行为。
【案例二】128G扩容盘致30G文件全毁!消费者怒斥商家跑路“小红书”平台包庇
6月26日,浙江省的罗女士向电诉宝投诉称其在小红书平台网购了商家宣称128G容量的U盘,6月17日发现存储的30G重要文件全部丢失。经专业检测,该U盘实为扩容盘,实际容量远不足128G,文件丢失系虚假容量导致数据覆盖。专业机构评估文件修复费用超400元,且部分图片已永久损坏成雪花状。
更恶劣的是,商家拒绝出具检测报告并下架宣传视频,平台仅赔付50元后,于6月19日起彻底失联。消费者现要求:依据《消法》退一赔三(最低500元)、平台承担连带责任,并索赔文件修复费及精神损失。
【案例三】“小红书” 推广陷阱曝光!自媒体新人控诉平台虚假流量诈骗
6月22日,广东省的梁先生向电诉宝投诉称其在小红书平台购买笔记推广服务后遭遇"流量骗局"。该用户反映,在花费10元推广费后仅获得60余次曝光和9次点击,完全零互动;而此前45元的试用推广却获得2600+曝光和500+点击,并带来真实用户互动。
用户质疑平台存在"先用真实流量吸引,再用虚假数据收割"的欺诈模式。更令人气愤的是,平台客服一直采用拖延战术,直到用户威胁要315举报时才表示"升级处理"。该创作者直言这是针对弱小自媒体人的精准诈骗,目前已向监管部门举报,要求平台给出合理解释并赔偿损失。
【案例四】商家怒斥“小红书”恶意扣分快递事故补发竟遭处罚
6月21日,广东省的邦竹宁旗舰店向电诉宝投诉称其遭遇平台争议性处罚。事件源于订单因运输途中突发车祸导致延误,商家在6月16日接到快递事故通知后立即补发新件,并承担双倍运费(西藏件单程13元,补发后达26元/件)。
商家强调已履行全部责任,但小红书仍以"物流违规"扣分,而淘宝等平台对类似事故件会给予补发选项。商家质疑平台存在双重标准:既未承担偏远地区物流补贴(行业通例),又对不可抗力事故进行不当处罚。目前该商家正联合其他受影响商户集体申诉,要求平台修改不合理规则。
【案例五】“小红书”流量补贴陷阱曝光!消费者控诉平台隐瞒资质要求、拒不退款涉嫌欺诈
6月15日,广东省的黄先生向电诉宝投诉称小红书平台存在诱导性营销行为。用户反映,平台通过"流量补贴""必领"等推文吸引点击,但在未明确提示资质要求及"不成功不予退款"的情况下,诱导用户预先支付认证审核费。消费者连续三次被以"资质不符"驳回申请,而平台既未提供服务又拒绝退款,涉嫌违反《电子商务法》第17条关于信息披露的规定
用户指出此类认证费不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不可退款范畴,平台将关键条款置于隐蔽位置的做法,严重侵害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目前消费者已集体呼吁监管部门介入,要求小红书落实七日无理由退款规定。
【法律合规成果】
网经社在消费维权、立法等方面也取得不少成果,并得到有关部委、消协的肯定。如2020年网经社出席国家市监督总局在京召开的“互联网企业创建无传销网络平台座谈会”,发布国内首份《中国社交电商合规研究报告》;2017年承接浙江省工商局、浙江省消保委委托的“跨境网购消费者权益保护课题”;2016年承担承接国家工商总局和浙江省工商局“全国网络交易平台合规审查”调研课题项目;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导,与《中国消费者报》举办的“促进电商发展指导网络消费”座谈会上,发布《2016年中国消费者网络消费洞察报告与网购指南》。2024年9月25日,浙江省消保委第四届专业委员会专家聘任仪式暨浙江《消法》实施办法修改座谈会在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举行,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受邀参加,并获聘浙江省消保委第四届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专家。
2013年,网经社受邀出席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等举办的《支付业消费权益保护研讨会》,并做主题报告;发起“2010中国网络传销不完全调查”,并发布中国首份网络传销调查报告《2010中国网络传销调查报告》,推动国家工商总局、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等六部门联合行动。
【小贴士】
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315.100EC.CN)运行10余年来,与全国近千家网络消费平台建立对接,影响1亿+网络消费用户,新系统实现一键投诉、24h在线、自助维权、同步直达、实时处理、进度查询、评价体系、法律求助、大数据分析等诸多功能。目前,平台“绿色通道”服务向广大网络消费平台开放,平台可自主申请入驻,实时受理、反馈和查询用户满意度评价。为了更好地营造公开、透明、健康的网络消费投诉环境,“电诉宝”公开版已正式上线,新增用户投诉实时受理动态、月度平台投诉量TOP10、热点投诉地区、投诉榜(依据投诉量排行)等模块,让投诉过程透明化,一手掌握信息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