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网经社数字零售台(DR.100EC.CN)获悉,6月30日,海拍客向香港交易所提交首次公开募股(IPO)文件,旨在通过香港上市实现融资扩展。
海拍客发展历程
海拍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4月,其基于平台模式推出了数字平台业务,注册买家可以直接向位于平台上的上游供应商下订单,并直接接收由供应商配送的产品。作为平台的拥有者和运营者,海拍客通过向供应商收取基于平台交易GMV的佣金实现营收。
2019年海拍客扩展了自营业务,以更好地满足不断变化的采购和履约需求,同时深化行业联系;在成功启动综合自营业务后,海拍客在2021年拓展了自营业务,并引入了自有品牌业务。
当下,海拍客自营业务产生的收入,占同期总收入的比例已经接近8成。
海拍客的转型映射出产业互联网平台的进阶逻辑——从流量聚合走向价值链深耕。
海拍客的商业模式和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参与者
业务模式与市场表现
根据招股书,海拍客是中国领先的交易及服务平台,专注于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领域。通过整合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供应链,为企业客户提供优质、贴心、供应稳定且价格合理的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组合,优化消费者体验并推动低线市场消费升级。
海拍客营收情况
2022年至2024年,海拍客的总收入分别是:8.953亿元、10.668亿元、10.324亿元。
海拍客的收入主要由数字平台业务、自营业务(一般自营业务+自有品牌业务)两部分构成。
净利润方面,2022年海拍客录得净利润为101.2万元,2023年跟2024年分别年内亏损5654万元和7882.5万元。
毛利润及毛利率方面,2022年-2024年,海拍客的毛利润分别为3.928亿元、4.015亿元及3.353亿元;对应的的毛利率分别为43.9%、37.6%及 32.5%。
库存周转方面,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海拍客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36天、36天及39天。
业绩版图一端,招股书显示,目前海拍客平台已连接4,200余家注册卖家,业务版图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3,000多个村县,服务超290,000家注册买家,平均核心卖家每月下单11次。
海拍客业绩版图
截止至2024年12月31日,海拍客平台总交易额达110亿元,其中86亿元来自低线市场的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交易。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以商品交易总额计算,海拍客是2024年中国下沉市场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行业最大的服务企业商业及服务平台,市场份额为10.1%。
战略转型
海拍客的IPO揭示了一场深刻的战略转型:从追求规模增长转向聚焦盈利质量。
数字平台业务
数字平台业务的收入,是指海拍客通过向供应商收取基于平台交易GMV的佣金实现营收。
海拍客在招股书中提到,作为业务的基石,海拍客的数字平台业务在过去十年里实现了显著增长,在此期间与上游品牌、分销商和制造商建立了深入的协作关系,并打造了下游买家基础。
2023年,数字平台业务的收入为2.96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27.8%;到了2024年,该收入降至2.29亿元,营收占比降至22.2%。
关于该收入下降的原因,招股书提到主要是因为海拍客从战略上将业务重点从规模导向型发展转向了利润导向型发展。
海拍客进一步解释称,凭借在运营数字市场方面已确立的优势,在业绩记录期间,海拍客从战略上投入了更多资源用于自营业务的发展,以充分释放其平台上用户流量带来的增长潜力。
“我们通过协商直接采购或指定渠道安排,深化了与上游供应商的合作,并成功将某些品牌集中度高且下游需求强劲的产品类别,如婴儿配方奶粉,从仅按销售额的成交总额收取佣金的数字平台业务,转变为我们直接从供应商采购产品并按毛额确认后续产品销售收入的自营业务。”招股书提到。
自营业务
招股书提到,自营业务产生的收入主要包括家庭护理和营养产品的销售款项。
2023年,海拍客自营业务产生的收入为7.678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比例约为71.9%;而在2024年,该收入为8.018亿元,营收占比约为77.7%。
一般自营与自有品牌业务指标
“在业绩记录期内,我们自营业务产生的收入有所增加,这主要归因于我们从规模驱动型战略转变为以盈利为重点的模式。”海拍客再次提到战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