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4月26日,上海钢联发布2025年一季报。报告显示,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52.73亿元,同比下降12.93%;归母净利润为5187.32万元,同比增长5.5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964.08万元,同比下降15.47%;基本每股收益0.16元。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53%,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4个百分点;净利率为0.66%,较上年同期上升0.17个百分点,较上一季度上升0.24个百分点。
营业收入承压与盈利能力的结构性变化
上海钢联2025年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73亿元,同比下降12.93%,环比下降11.15%。这一下滑趋势反映出钢铁电商行业整体面临的需求收缩压力,尤其是供应链服务业务占比高达97.13%的收入结构,使其对大宗商品交易波动极为敏感。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营收下滑,归母净利润却逆势增长5.53%至5187.32万元,但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5.47%,说明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增长起到关键支撑作用。
毛利率与净利率呈现分化走势。报告期内毛利率为1.53%,同比微降0.02个百分点,而净利率提升至0.66%,同比上升0.17个百分点。这种背离主要源于期间费用的大幅优化,公司通过压缩销售、管理、研发等费用合计减少支出2311.30万元,其中财务费用降幅达29.37%,显示出较强的成本管控能力。
运营效率与股东结构变化
从运营指标来看,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维持在2.58%,基本每股收益0.16元,环比增长显著。期间费用率控制在0.89%,同比降低0.02个百分点,反映公司在营收收缩背景下仍能维持运营效率。值得关注的是,股东户数减少10.21%至3.40万户,户均持股市值增长10.11%,表明筹码集中度提升,机构投资者可能正在加大持仓。
业务结构与行业定位的再审视
作为垂直领域B2B电商代表,上海钢联的收入结构凸显其强周期特性。供应链服务业务占据绝对主导,而数据订阅、研究咨询等高附加值业务合计占比不足1%,这种模式在行业下行期容易放大业绩波动。从行业分类看,公司被归为垂直应用软件板块,但其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概念属性与实际业务重心存在一定偏差,这种定位差异可能影响市场估值逻辑。
当前39.41倍的市盈率与0.08倍的市销率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投资者对其轻资产平台价值的认可,但也需警惕大宗商品周期下行对业绩的持续影响。未来公司需进一步优化收入结构,降低对单一业务的依赖,同时加强数据服务等数字化业务的拓展,以平滑行业周期性波动带来的冲击。
上海钢联是国内领先的立足黑色、有色、能源化工、农产品等大宗商品提供商业资讯服务、数据研究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及其增值服务的互联网平台综合运营商。公司围绕建设大宗商品电子商务生态体系的发展战略,逐步打造了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网络综合资讯、上下游行业研究、专家团队咨询、电商交易平台、智能化云仓储、信息化物流、供应链服务为一体的互联网大宗商品闭环生态圈。
子公司钢银电商具有独立的管理团队和治理结构,致力于发展钢材交易服务。钢银电商坚持“平台+服务”战略,围绕“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持续构建大型钢铁流通领域生态服务体系。通过一站式钢铁服务平台,深度链接上下游,将钢铁生产和消费环节对接,增强定制设计和柔性制造能力;围绕公司质量管理战略,深度调研客户需求,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了完善的数字化信用体系,加强数字化风控预警与联动。
当前,国内产业电商主要上市公司包括:国联股份、上海钢联、冠福股份、卓尔智联、生意宝、硬蛋创新、慧聪集团、卓创资讯、汇通达、焦点科技等。
【小贴士】
网经社深耕数字经济18年,长期关注产业电商,旗下产业电商台(B2B.100EC.CN)服务的客户包括:网盛生意宝、国联股份、网库集团、钢来钢网、海上鲜、中服网、网盛数新、爱阳光企业管理、国资商城、roboo、文沥等。
网经社产业电商台(B2B.100EC.CN)是专业产业电商门户,重点关注领域:大宗电商、工业品电商、批发电商、企业采购、快消品B2B、钢铁电商、医药B2B、元器件电商、塑化电商、建材电商、汽车B2B、农业B2B、纺服B2B、云计算等,提供包括:媒体、报告榜单、供应链融资、营销、培训等服务,是产业电商从业者、媒体、投资者的首选平台。(如果您是产业电商业内人士,欢迎合作洽谈咨询加微信:www-100ec-cn)